为进一步提升编纂质量,实现精品年鉴创建目标,3月17日,耒阳市召开年鉴培训工作会。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、市委办主任郭兴中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,长沙市地方志编纂室年鉴处副处长江雷应邀授课,副市长阳姣丽主持开班仪式。市地方志编纂室全体编审人员和全市年鉴撰稿作者近200人参加培训。
会议指出:《耒阳年鉴》自1991年创刊,至今已连续出版了33卷,是全省年鉴工作起步较早、连续出版最多、获得荣誉最多的县市之一,也是耒阳地域文化的一张名片,为宣传推介耒阳、促进耒阳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各级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,形成全市“一盘棋”的工作格局,打造业务精、作风硬的编纂队伍,确保2025卷年鉴编纂工作如质如量完成。
郭兴中在讲话中强调,要提高认识,深刻理解编纂年鉴的重要意义。年鉴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“史书”,也是“官书”,更是实用的“工具书”。编纂年鉴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,是各级各单位必须如期如质完成的政治任务;要加强学习,着力提高年鉴编纂的专业水平。认真吸纳《长沙年鉴》等全国精品年鉴的编写方法和成功经验,高起点谋划,高标准要求,凸显耒阳年鉴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,做到推陈出新、常编常新;要强化领导,全面推动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。全市各单位进一步强化一把手负总责、分管领导亲自抓、撰稿人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,认真撰写、审核稿件,确保年鉴内容翔实准确。市地方志编纂室也要加强对全市的业务指导、培训及检查,确保精品年鉴编纂工作高质量推进。
阳姣丽要求全体年鉴工作者要树牢依法修志编鉴的意识,尽职尽责完成年鉴编纂任务;要全面掌握好年鉴撰写要领,不断提升年鉴可读性和实用性;要努力实现打造精品年鉴目标,不断赋予耒阳文化新的内涵和动能。
在第二阶段的培训会上,江雷以《年鉴条编写方法及范例》为题,围绕依法修志编鉴的目的意义,地方志文化的传承、发展与繁荣,年鉴条目编写的基本要领、表述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授,并辅以PPT演示、“正反”条目实例、“典籍里的中国”(地方志)专题视频及《长沙年鉴》成功创建国家精品年鉴经验分享等形式,让与会撰稿人增长了知识、掌握了要领,拓宽了视野,进一步增强了打造精品年鉴的紧迫感、荣誉感和责任心。
会议还总结了《耒阳年鉴(2024)》在编纂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,明确了改进举措,并就进一步强化协作配合、加强沟通交流、全面提升《耒阳年鉴(2025)》的编纂质量,争先创优、打造精品年鉴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。
(曹启文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